簡體版

第417章 吳夫人的勸誡

「權兒。」

等安頓好那群小家伙後,吳夫人找上孫權,頗有些婉轉的說道,

「雖說是非曲直,往往並不是世人所看到的那樣。竇玉茹(玉兒)我見過,倒也是個性情中人。只不過,邪門歪道畢竟是邪門歪道,你不在乎,不代表別人也不在乎。如果讓人知曉,你跟魔門有勾結,屆時,天下士族,誰還願意投奔與你?沒有這些人的支持,又如何能執掌一方天地?」

這也是吳夫人遲遲沒有給孫權講關于玉兒之事的原因,因為一旦提及此事,吳夫人就必然會勸誡孫權。

「權兒,娘也不是說讓你徹底跟那竇玉茹斷絕關系,娘也不願讓你做那薄情寡義之人。只是,你畢竟也長大了,人又聰明,這當中的度,你可要好好把握,不要落了人口實。」吳夫人苦口婆心道。

說真的,這話讓孫權听著很不高興。玉兒是性情中人,孫權何嘗又不是性情中人了?從始至終,孫權都把親疏關系放在仁義道德前面。玉兒是因為他孫權才走到了這一步,孫權又怎麼可能為此去疏遠玉兒?哪怕玉兒現在做的事讓孫權非常為難,孫權也從沒有任何要埋怨怪罪玉兒的念頭。

吳夫人現在要孫權疏遠跟玉兒的關系,讓孫權以後少跟玉兒來往,這種事,孫權怎麼可能做得到!固然,吳夫人從母親的角度考慮問題沒錯,但孫權,偏偏是整個孫家當中,最為固執任性的那一個。

不過,孫權也不得不承認,吳夫人的話很有道理。這是時代的局限性,非孫權一己之力可以扭轉的。孫權對魔門沒有偏見,但世人對魔門可有偏見,特別是那些高貴的士族,根本不屑跟魔門為伍。為什麼曹操前期的時候,連個像樣的謀士都沒有?因為讀書人自詡清流,曹操的家庭是宦官出身,被劃分為濁流,所以這些清高的讀書人不願意投奔曹操。連曹操都是如此了,更何況被讀書人更加鄙棄的魔門?

這個時代,教育是被壟斷的。你行軍打仗,還可以從草莽之中提拔一個將軍出來,但你管理後方,處理內政,募兵種糧,難道也能從草莽當中提拔人才?如果真那麼容易,曹操那邊的荀也就不會那麼值錢了。別看曹操發了那麼多募賢令,不問出身的招攬人才,但真正能在重要崗位上發揮重要作用的,擁有都是那些大家族的子弟。

孫權是個現代人,對這些事情看得比古代人更加透徹。所以,哪怕生在兵法世家,孫權也一直認為內政非常重要。當然,如果能夠一鼓作氣,勢如破竹的拿下江山,那固然是絕對的武力最為重要,可一旦雙方在戰場上互爭不下,那比的就是消耗,比的就是國力了。你消耗不起,國力不夠,長久以往,自然會落入下風。孫權認為,歷史上三國後期,為什麼魏國最強,勝就勝在國力上。

為此,孫吳需要的絕不僅僅是一個荀。一個荀,你或許還可以用人格魅力拐來,但想要確保整個大後方的安穩,想要這後方源源不斷的能給予前線支援,想要前線將士不用擔心家里的妻兒能夠奮勇作戰,孫家需要無數的士族幫忙。至少,也要保證內部循環,不至于因為某個人的離開或者意外,而導致政事出現嚴重的癱瘓。

一切的一切,都不是孫權可以憑借一己之力去改變的。玉兒,或許能在短時間內,速成一個又一個的呂蒙(單論武功方面),但她卻無法在短時間內,創造出一批真正的讀書人出來。當然了,魔門之中,也不是都沒讀過書,百家爭鳴,何其壯哉,這些人也確實是人才,在某些方面也確實有突出的才干,但這‘某些方面’嘛,至少在孫權看來,並不包含治理天下。

「娘,你說的沒錯。」

孫權主動應允了吳夫人的話,不過,還沒等到吳夫人欣慰,就听孫權繼續說道,

「但對現在的我們來說,實在是杞人憂天了。現在的局面,除了父親的舊部以外,誰還願意幫我們?想要重奪江東,乃至爭霸天下,我們少不了這樣一股勢力的暗中支持。」孫權說道,「有朝一日,哪怕落人口實,也是我孫權跟魔門勾結,而非我孫家跟魔門有染。只要大哥不插手此事,一些見不得光的東西,就由我來做抗好了。」

一時間,吳夫人無奈苦笑,指著孫權笑罵,

「果然還是以前那個 小子!娘就知道你不可能那麼輕易就听話。」

「娘~~」孫權抓過吳夫人的手,「你不是說我長大了嗎?孩兒自有分寸的。」

「但願如此吧。」吳夫人搖頭一嘆,「你們兄弟能讓我少擔點心,就不錯了。」

「放心吧娘,未來只會越來越好!」孫權堅定道。

此時的孫權,一心想的就是輔佐自己的大哥孫策,只要孫策能夠保持偉光正,那自然會有無數仁人義士來投。有時候高瞻遠矚反而是好高騖遠,時刻都想著萬一孫策真的死了該怎麼辦,萬事都去做兩種準備的話,反而容易顧此失彼。現在的孫權,就是不想給自己留任何退路,他誓要保住孫策!

況且,對如何處理目前自己所面臨的種種困境,孫權已經有了初步的計劃。只要他照著自己的計劃堅定的執行下去,目前所有的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而眼前的歷陽,正是孫權計劃的第一步!

長江,

在這個時代,稱得上是真正的天險。雖然渡江不難,但你要讓動輒上萬的軍隊渡過長江,可就難上加難了。非常耗費時間不說,一眾人堵在江邊,目標也特別明顯,一旦被敵人偷襲,基本就有了全軍覆沒的危險。

可以說,渡江作戰,必須慎之又慎,決不允許出任何差錯。在這種時候,大軍往往起不了太大作用,幾千人的奇襲軍,通常能有奇效。

如果奇襲軍能在第一時間,渡過江去,佔領對面的渡口,以作守衛,如此,讓後方的大軍安然渡江,那麼這場戰役基本也算勝一小半了。至于另一大半,除開雙方實力對比以外,還不得不考慮,渡江之後,孤軍深入,難以補給的困境。

這也是為什麼,自古以來,江戰很難,往往是對峙居多。(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