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淘寶 第三十四章真假端硯

李子敬把這塊硯台給放下之後,別人也就沒有什麼興趣了。

因為李子敬這家伙在古董市場上的鑒定水平還是比較讓人信服的,他既然是認定了這塊硯台也就是價值八千元的話,那這個硯台大概的價格也就是八千元左右,賣出去的話一萬多塊錢頂天了。

而周扒皮居然是要三萬元,這樣子的價格絕對是讓人無法接受的。如果真的是宋朝的端硯的話,哪怕不是蘇東坡的遺物,這玩意三萬元拿下來也是有賺的。王海東拿起來硯台,手指之中藍色的電流瞬間充滿了整個硯台。

宋朝端硯,雕刻年代1089年和1675年。得到了這兩個消息,王海東的臉上露出來滿意的笑容,宋朝的端硯,真正的宋朝端硯。這種寶貝就算是有錢都未必有地方去找去。

蓋因為硯台這玩意是消耗品,不是說像是字畫玉器什麼的容易保留下來。一塊宋朝的端硯想要保留到現在,那絕對是非常的幸運的事情。

因此,王海東拿著這硯台說︰「老周,這玩意你要是想出手的話,兩萬怎麼樣?」

看到王海東居然是出了兩萬的價格,本來以為沒有什麼事情的人群頓時又圍攏了上來。而打算離開的李子敬也轉過身來看個究竟,這玩意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回事,難道說王海東想要給自己難看。

但是,誰和錢過不去啊。清朝的這種質地的端硯就算是賣的話,能夠賣出去兩萬就算頂天了。其實如果是真的是清朝的這種質地的端硯的話,李子敬開八千也不算少。

端硯可是也分三六九等,至少王海東手中的這塊端硯就算是比較差勁的那種了。

周扒皮楞了一下,剛才李子敬這家伙出八千自己沒有賣,那是因為面子的問題,但是這個時候既然王海東開了兩萬,周扒皮也不準備答應的很痛快。

當下就說︰「剛才我都說過了,這玩意最少三萬,當然,我和陳老的關系不錯,看在你外公的面子上,我給你優惠三千。」

如果是王海東出兩萬,周扒皮就立刻答應了,那這不是買賣古董,而是買賣大白菜。因此,周扒皮沒有爽快的答應,這樣子的事情也是在王海東的預料之中的事情。

張好古在一旁看著有點不對頭,生怕王海東吃虧了,意思了一下還是說︰「海東,這個事情你是不是好好的考慮一下。」

誰成想,王海東還沒有回答,周扒皮卻說︰「老張,這就是你的不對了。戧行之怎麼著,懂不懂規矩啊你。」

像是張好古這樣當面攔一道,算是壞了別人的財路的,一般的來講,行里的人是不會隨便這樣子的做的。

這張好古也不是省油的燈,當下他哼了一聲說︰「老周我可是沒有戧行,很多人都是看到我和海東一起來的,算是我們朋友之間互相幫襯著掌掌眼,規矩里面沒有說我這個做朋友的不能夠幫著海東掌掌眼吧。別以為拿著一個清代的硯台就能夠賣兩萬,我看一萬頂天了。」

雖然在古董市場很少有隨便插言提意見的,就算是有,也是會很含蓄的說看不好,然後拉著朋友到一邊細說緣由。這樣子的話大家都有面子,好下次再做生意。

但是張好古說的這幫著朋友掌掌眼,這個卻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一個古董商人就算是天才的話,那也不可能精通古董行三十六大項,無計其實的小項的。

因此,溜達古董市場的時候找個朋友幫著掌掌眼,這個也是允許的。張好古的身份在古董市場可是比周扒皮要高,因此,針尖對麥芒的吵吵起來也不怕他周扒皮。

但是王海東可是不想因為這個兩個人發生什麼摩擦,笑呵呵地說︰「兩位先休息一下,莫著急。張老板,這東西我既然是看上了,自然是認為他值得兩萬了。

老周,你也別著急,我也沒有說不買啊。雖然價格高一點,但是買古董不就是圖個高興嗎?」

王海東說的這話就是玩古董的真諦了,玩的就是一個高興,真的拿著這行當當職業的也就是那些古董販子和一些收藏家而已。張好古看到王海東給自己使了一個眼色,立刻想到了王海東可能別有隱情。

這家伙狡猾的很,難道會白白的拿著兩萬塊扔了嗎?

張好古心中琢磨著王海東還不會敗家。想到這里,張好古也就沒有多說什麼退到一旁。本來打算看熱鬧的眾人不免有些失望。

當下王海東就接著說︰「兩萬三,多一分我也不出了。你這個硯台頂多也就是這個價格了。」

看到王海東說的斬釘截鐵,好像一個不答應轉手就走的樣子,周扒皮咬咬牙,點點有說︰「兩萬三就兩萬三,今天我也開開張不是。」

溜達古董市場,一定是要帶夠錢的。這個帶夠錢未必是帶很多錢,但是必定是要和你想要買的古董價值相當。比如說想要三百元左右的玉佩,那一般都是要帶伍佰元的。

而王海東有錢之後,身上兩三萬總是會帶著的。這也是為了避免遇到好東西失之交臂的原因。

很快王海東那出來一摞錢,點出來三千,然後拿出來另外兩摞錢。清點了之後周扒皮滿意的點點頭說︰「好,東西是你的了。」

既然是當著那麼多人的面買下來了這塊硯台,那王海東想反悔就不成了。

這個時候,方才講話的那菜鳥又說了︰「一塊八千塊的硯台,這人居然是兩萬三要買去。出手真的很大方啊。」

他的那位朋友大概也是行里面的老人了,解釋說︰「這位就是聚寶閣的新掌櫃。陳大龍的外甥。人家可是回龍觀古董市場的名人啊,一件瓷器賣了四百多萬啊。」

這個時候大家又想起來了王海東神奇的經歷了。

四百多萬啊,這對一般的人來講算是天大的數字了。

而且,只要是經常到回龍觀古董市場的人都知道王海東手中有一枚乾隆皇帝的私人印章呢,這玩意怕是也有四五百萬的價格了。因此,王海東短短的時間就成了回龍觀古董市場的傳奇了。

當然了,這個傳奇是有根源的,陳大龍在回龍觀古董市場就是聲名顯赫,鑒定瓷器特別有名氣。

他外孫得到他的真傳,這樣子的事情也是在情理之中的。這樣子的一個人會花兩萬三買一塊本來價值八千多的端硯嗎?

這個時候李子敬就在一旁幸災樂禍地說︰「海東,你在鑒定瓷器方面確實是得到了你外公的真傳了,但是在鑒定石頭方面還是要磨練一下的。這硯台就是清朝的而已,而且,在端硯中算不得什麼好硯台,如果不是掛上了端硯這樣子的一個名號的話,估計也就是幾百塊錢而已。」

還別說,李子敬說的這事情和事實差不多,像是這種方正的硯台,而且沒有什麼雕刻,也就是很少有藝術價值了。因此,這種長方形的硯台的價格也就是幾百塊而已。

如果是有一些人物什麼的雕刻圖案,或者是說雕刻有浮雕龍鳳雲紋什麼的,這種硯台的價格才算是比較高的那一種。如果是類似的端硯的話,幾十萬很正常。

但是王海東手中的這枚長方形的硯台確實算是比較普通的那種。

本來王海東是打算自己回家樂和的,在古董市場嗎,眾樂樂不如獨樂樂,不管是誰撿漏了,那也是不希望鬧的滿城風雨的。但是,李子敬這家伙一副小人得志的樣子,想是鐵了心的要看王海東的笑話。

王海東眼珠一轉,心中暗想,自己剛剛的接手了聚寶閣,如果是在這樣子的時候丟人的話,那對聚寶閣的打擊是非常的大的。

因此,在這樣子的時候王海東臉上露出來那種撿漏之後的那種燦爛無比的笑容說︰「這東西誰說是清朝的硯台了。不過是有一首清朝的納蘭詩句而已,難道就一定是清朝的。如果真的是清朝的話,那這樣子的時候我還會花兩萬三把這東西給買下來嗎?」

這些話讓李子敬一頭霧水,不單單是李子敬一頭霧水,而且,圍觀的人也是跟著丈二和尚模不到頭腦。而這個時候就需要有個幫閑的了。

張好古很好的扮演了這樣子的一個角色,他慢悠悠地問︰「海東,難道你認為這塊硯台不是清朝的硯台嗎?納蘭的詩句可不是假冒的吧。」

王海東笑呵呵地說︰「雕刻有清朝詩句的硯台未必真的是清朝的,如果是宋朝的硯台傳到清朝,然後清朝的人再雕刻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的話,難道不允許嗎?」

這個問題倒是真的把大家給問住了。難道不允許嗎?當然是允許的,在這樣子的時候王海東的話很好的引導了大家。那就是說這塊硯台有可能是真正的宋朝的硯台。

這個時候李子敬終于忍不住說︰「這個如果是宋朝的端硯的話,那你有什麼證據能夠證明這是宋朝的端硯啊。」

說實話,李子敬是從心理面希望這硯台是清代的端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