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卷 南太平洋 四五六 技術突破

東蒙省。

通遼以北七十公里的荒漠中,一排高高的鐵絲網牆將這塊面積近三百平方公里的荒漠圈了起來,鐵絲網牆上赫然醒目的軍事重地和時不時沿著鐵絲網巡邏的士兵,讓這片與世隔絕的荒漠更顯得神秘。

坐在車內,列寧望著這片被鐵絲網包裹的荒漠,心頭也不禁升起一絲駭然,知道自己即將進入一個新華的秘密基地。

事實上,他雖然沒有想錯,但也有些言過其實了,這里只是新華軍最大的武器和裝備實驗中心,幾乎所有的三軍武器都要在這里進行試驗,還遠談不上機密,至于圈起的鐵絲網只要是怕人隨意進入被誤傷罷了。

當車隊在衛兵們冰冷的目光下駛入荒漠,通過一扇沒有任何標示的大門時,列寧立刻被遠處噠噠的槍聲吸引,只見到一排士兵正在***作機槍,而機槍的腳下卻早已堆滿了如小山般的彈殼。

而在更遠處,一個個巨大的彈坑讓他觸目心驚,他無法想象這到底是多麼大的爆炸才能留下那麼深的陷坑,不過和這些相比,他更關心的是今天要見的那個人。

汽車向著十公里外的艦炮實驗靶場駛去,此時李默正舉著望遠鏡,看著遠處靶標處忙碌的工程人員,當一個***人的身影出現在視野中時,他的嘴角勾起了一絲微笑。

松野並不知道李默親自來到了這里,而且正在看著他,此時的他正指揮著工人們小心翼翼的將一塊塊不同厚度的鋼板擺放到靶心位置,由于實在是太重,所以需要用鐵軌來運送,而且運送它的平板列車也必須停在這里。

松野是一位***冶金技術專家,早年曾經留學美國,回國後受聘于***海軍高級技術部門,曾想著要為天皇陛下研制出世界上最好的鋼鐵和裝甲,但隨著***戰敗,國內亂成一團,他的夢想終于完全破滅。

當新華海軍的艦炮在空轟鳴時,他也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顱,帶著家眷被押上了前來新華的輪船。

一開始,他還以為會遭受漫長的監禁生活,但沒想到他卻被新華科技部材料研制組特聘為高級技術員,不僅可以享受和其他工程師同樣的待遇,也可以享受比較***的生活空間。

當然,這種享受不是沒有代價的,除了他的學識外,他和他的家人都受到了禁錮,他們被禁止離開居住區二十公里範圍,除了同來的***人之間可以通信外,他們無法聯絡外界,只能通過每天準時送達的報紙了解祖國和外面的世界,連同來的***專家間互相通信也必須交給專門的人審查後才能發出,而且投遞信件的也都是特殊人員,甚至是他要去新華國內其它地方提供技術指導,也隨時會有幾位情報人員貼身跟隨。

這樣的***開始時很讓他們這些***來的技術人員反感,但當一些人悄悄出逃,卻無一例外被槍斃,尸體被拖進專門的居住區,連家人都消失無蹤後,所有人都認清楚了現實,那就是他們依然是特殊的囚犯!

中國人給出的信號很簡單,要麼死心塌地,要麼就是死亡!

在這樣的嚴厲手段下,隨他一起來的***技術人員都接受了現實,開始加入到了新華的科研部門,用自己的才華和知識去武裝國家的仇人。

他被分配到的新華科技部合金與鋼鐵材料部門,開始時他還頗為不屑中國人的技術能力,但等到深入進去後才發現,原來真正落後的是

一些連科研人員也不知道從哪里來的合金名詞和資料開始源源不斷地進入研究所內,雖然空乏,雖然只是個名字或者一段話,但這些名詞卻給了大家一個基本的方向。

隨著他的才華逐漸展露,尤其是在鋼鐵冶煉上的技術能力,使得家人的待遇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孩子甚至進入了專門的學校,只不過那里的教育方式和內容都是中國式的。

他沒辦法改變。

對他來說,生活就像是被一層厚厚的鐵幕遮蔽了,生活中除了研究還是研究,再也尋找不到任何其它快樂,所以他認命了,他知道自己只是寄人籬下的失敗者,索性拼命地鑽研技術,用余生多給家人一些幸福。

通過不時送來的日文報紙,他能感覺國內的混亂和動蕩,除了新華外,德美英等國的訛詐不斷增加,大量的***人取代了華人成為了勞工,甚至還有很多***女人為了生計,想盡了辦法來到新華,在酒館和舞廳里用身體換取金錢和實物。

和混亂不堪的國內相比,能生活在這里已經算極為幸運了,至少不用在為了吃飽肚子擔憂,也不用為某天橫死街頭,或者被抓取沖做苦力,更不用擔心妻子某天會躺在別人的身體下婉轉

可原本在這種沒有希望的生活卻在兩年前突然出現了重大轉折,因為他接到了一個任務,與一些中國和國外技術專家參加一個叫vh的研究課題組,而且還成為了組長。

最讓他不可思議的是,根據管理他們的人說,只要他能帶領大家搞成了這個項目,那麼他的孩子就將自動獲得新華國民待遇。

這對他來說簡直就是個奇跡,對自己的人生他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但他一直想讓孩子月兌離這個環境,所以幾乎沒有任何思考,就簽下了保密協定,並接過了課題。

vh計劃,是一項重大的創舉,他不知道科技部那些七零八落,記載完混亂毫無次序的資料是哪里來的,但這依然是一個重大項目。

那就是改變目前各國普遍使用的加工復雜的表面滲碳技術對鋼材進行硬化,而是采用直接鍛造和熱處理方式加工裝甲鋼,並且添加一些特殊的材料,大幅增加目前裝甲鋼的防御能力。

他不知道這是誰提出來的,但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革新,如果能夠研制出來,將使得目前戰艦的裝甲防御力大幅增加,而且制作時間大為縮短,成本也將下降很多很多。

為了那個讓孩子***的夢想,兩年來他幾乎是日以繼夜的在尋找辦法,解決技術上的難題,很多時候甚至吃住在研究所里。

而這一切都將在今天驗證!

望著面前用全新的鍛造技術加工出來的六塊不同厚度的鋼板,他既興奮卻又無比緊張,興奮的是自己終于完成了任務,緊張的是如果實驗室中的數據在真實環境測試下得不到體現,那麼毫無疑問他將失去價值!

當六塊不同厚度vh裝甲被安放好後,他看了眼遠處早已待命的幾門不同口徑的艦炮,心猛地一下子懸到了半空。

「***還是有人才的。」望著鏡片中面色緊張的松野,李默微微一笑,放下了望遠鏡。

「是啊,***人的確有股狠勁,听說那個松野為了解決二次淬火中的表面氧化問題,連續幾天幾夜不眠不休,最後拿出了解決方案。」隨同李默一起來觀看測試的陳平也佩服了兩聲,不過對于開放待遇卻有些擔憂,說道︰「皇上,讓他們的孩子加入我國,會不?」

「擔心泄密?」李默扭頭一笑,走向了邊上那門身管巨大的艦炮。

「有點。」

「呵呵。」對陳平的擔憂李默倒是不以為然,笑道︰「任何技術都是不能長期保密的,科學技術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扼殺,因為那是人類夢想的體現,就像是無線電,俄國人不也弄出來了嗎?我們所做的,不過是讓我們提早掌握,並站在一個較高的罷了。」

「而且一個大國,必須具備更加開放的心態,給予他們國民待遇,不代表他們就可以離開,反而能作為榜樣促使各國人才加入,你想想,美國國內的移民成分那麼復雜,還不是一樣能夠吸引各國人才駐留?」

「當他們的孩子在我們的教育下長大,當他們國內的混亂,看到我國***富足的生活,對比後你覺得他們會選擇那里?」

「而且等到他們的孩子長大,已經是十幾年後的事情了,那個時候我們或許有了更加先進的技術,又何必擔憂老技術泄密呢?」

李默的話,讓陳平點了點頭,除了極為機密的技術外,適當的開放一些條件,反而能讓那些國外專家更死心塌地的賣命。

所以他想通了後,便和李默一起專心的查看起了面前這門巨大的艦炮,眼角立刻充滿了興奮。

這是一門真正的重炮!14英寸,356毫米艦炮,45倍身管,曾是新華海軍的最重點項目之一,在早年建造中華型戰列艦之初,李默就受夠了艦炮研制遲緩的苦,所以從德國交換到炮鋼技術後還是不放心,下定決心投入大量的人力和巨資繼續研制。

此時的各國,還沒意識到未來艦炮的口徑會越來越大,雖然也有大口徑研制計劃,但投入卻遠不如李默那麼瘋狂。

他雖然是位海軍工程師兼狂熱的bb黨,但對于艦炮也是一竅不通,不過他有個最大的好處,那就是很清晰的知道***艦炮發展的重要技術以及大致的研制方向。

***艦炮的最大問題就是材料和工藝,材料方面新華已經在融合了德英等國的技術後取得了一些突破,但工藝卻一直是個心病,之前的新華由于全盤搬來了英國艦炮的生產線和制造技術,所以采用的大都是英國傳統的鋼絲纏緊固技術,但這項技術缺陷明顯,最主要就是炮管的縱向強度嚴重不足,也使得後期英國在軍備上艦炮大口徑艦炮出現了嚴重落後的問題。

和英德等國比,新華在技術上的儲備更加不足,但李默瘋狂的提早投入卻可以彌補這些,何況現在的新華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軍事技術人員團隊,僅僅是各類外國專家就多達六千多人,再加上近萬的學生歸來的華人,所以在集中全部資源後,還是順利拿出了樣炮。

而且這門樣炮上,還采用了李默提出的三項關鍵技術,即電渣重煉,全套筒式復合炮管和內部鍍鉻。

套筒式炮管技術其實早在靖海級上就得到了應用,當時的幾位奧匈火炮專家就采用了該技術研制出了新式的152毫米艦炮,但那時采用的是半套筒,從外面看上去炮管是分成了兩節,後面仿佛套了個一層,在李默要求全身套筒後,這項技術沒多久就被攻克了,所以並在存在很大問題。

而炮管內部鍍鉻,增加強度的技術此時在歐洲也已經有人提出,科技部得知後迅速的購買了資料並且進行了研究,並在一年多前率先應用在長江級的新152毫米艦炮上。

真正困難的是電渣重煉技術,這是一項對特殊鋼鐵和高級合金進行二次精煉的復雜技術,起源于美國霍普金斯于20世紀40年代提出精煉法,利用電流通過熔渣時產生的電阻熱作為熱源進行熔煉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提純金屬並獲得潔淨組織均勻致密的鋼錠。

經電渣重熔的鋼,純度高、含硫低、非金屬夾雜物少、鋼錠表面光滑、潔淨均勻致密、化學成分均勻,而且強度也高很多。

這是一項要求加工技術很高的精煉方式,尤其是新式電渣冶煉爐的設計和工藝流程,李默也是一知半解,所以他只能提出個大概,然後交給科技部自己研制。

經過五年的努力,科技部終于在不久前突破了這項技術,不過問題是由于電渣爐一次能夠加工的鋼鐵很少,所以耗時半年才有了目前這唯一一門大口徑艦炮。

幸好艦炮是最後安裝的子系統之一,所以現在開始建造更多的電渣爐還來得及,所以這次測試就極為重要了,一旦通過驗收,那就意味著電渣爐將立即大規模建設。

原本李默還提出了炮管自緊工藝,但那個估計是趕不上這一波的造艦計劃了。

和艦炮相比,對面的新式vh鋼也是一項極為關鍵的技術,仿造來自于後世***開發出來的vh鋼技術,雖然它曾被很多人詬病,但經過二戰後的研究表明,事實上它的確是一種很好的裝甲鋼,在保證了強度和抗沖擊值不弱于世界最好裝甲鋼的同時,還保證了極好的韌性,能夠和當時世界上最好的裝甲鋼媲美。

而最為重要的是,vh鋼的加工時間比表面滲碳工藝縮短了三分之一,價格也相應的下降了兩成,這在即將開始的大規模軍備競賽中是極為重要的!

要知道一艘兩萬噸級的戰列艦身上,裝甲至少需要佔去三分之一重量,七千噸裝甲價格下降兩成,將直接導致整艘戰艦的成本大幅下降。

打仗也是要講究成本的,尤其是在大規模戰爭中,後世的蘇聯和德國就極好的闡述了這一觀點,當制作精良,造價昂貴的德國坦克遇上價格便宜,結構簡單的t34時,只能接受被淹沒的結局。

除了戰艦外,裝甲車和坦克的出現,將導致各***備的成本迅速上升,一戰到了最後同盟國最終失敗的原因不是軍隊,而是沒錢再打下去了!

新華不是財大氣粗的美國,即使還有十年積累時間,但依然消耗不起,那個時候哪怕是能多省出一艘戰列艦來,也是影響巨大。

如果vh鋼能夠成功的話,那麼在焊接和vh鋼的攜手下,新華每艘軍艦的價格都將下降最少兩成,這就是說美英等國建造十艘戰列艦的錢,新華可以建造兩艘!

而且焊接和vh鋼都是能夠大幅縮短建造時間的手段,如果有必要的話,甚至可以把一艘兩萬噸級的戰列艦在一年內半完全建好!原本就在動力,火控等技術上佔優,在擁有數量和時間優勢,那麼這仗沒打就已經擁有了一半的把握,套用後世著名的一句話,這叫「淹死他」!

隨著紅色的旗幟高高舉起,李默和陳平迅速的戴上了護耳,為了確保兩人的安全,保衛人員甚至把他們拉到了很遠的地方觀看。

從76毫米到目前最大的356毫米艦炮,在炮手們的指揮下依次爆發出怒吼時,讓剛剛抵達艦炮試驗場的列寧也被嚇了一大跳,望著遠處升騰而起的巨大火球,心頭沒由來的一寒。

升騰而起的火球,如熔岩般將四周湮滅,而他即將面對的那個年輕人,也仿佛一團熱火,不斷帶領著軍隊吞噬掉周圍一切不安定因素。

他不知道,和那個人取得聯系是不是值得,但此刻歐洲幾乎都是尼古拉二世的盟友,沒有人願意看到他倒下去,所以在付出了如此多的鮮血和生命後,布爾什維克的火焰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在得到了大量的國外資金支持後,俄國國內形勢開始重倒向了殘暴的沙皇,這種局面下就逼得他不得不來遠東,來尋找一個適合的外援。

但是他會幫助自己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