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36章 制裁德國與世界經濟危機

西班牙內戰雖然結束了,但國際列強間的博弈遠沒有就此結束,反而更加激烈了。&&

西班牙內戰本身就是歐洲協約國和同盟國之間,以及資本主義陣營同社會主義陣營之間的一次較量。就協約國和同盟國方面,戰後的同盟國力量一度因為奧匈帝國的瓦解和土耳其帝國的衰落而讓協約國佔據風。但是進入條約時代後,協約國陣營很快因為沙俄的滅亡而被削弱力量。同時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台後,意大利實際已經拋棄協約國陣營而轉投同盟國陣營了。而德國希特勒台後,經濟進一步騰飛,加之跟奧地利合並後,使得德國國力進一步增強。因此在條約時代里,同盟國的實力很快超越的協約國陣營,雙方力量此消彼長,導致當西班牙內戰爆發後,協約國坐視同盟國軍事入侵西班牙而無動于衷,結果讓佛朗哥的法西斯政權在西班牙建立起來。

另一方面,西班牙內戰也是資本主義世界陣營同社會主義世界陣營的一次較量。隨著蘇俄的快速崛起,共產國際紅色力量的浪潮席卷全世界,引起兩大陣營的直接對抗。在西班牙內戰期間,協約國為了避免跟同盟國直接踫撞,意圖讓同盟國跟蘇聯之間狗咬狗,從而轉移同盟國的精力去對付蘇俄。

可以說,協約國做到了,因為西班牙內戰期間,德國和意大利直接跟蘇聯對抗。雙方矛盾尖銳之極。

然而。令協約國悲催的是,隨著西班牙內戰的結束,預想中的同盟國和蘇聯的矛盾激化卻沒有出現,反而同盟國和蘇聯很快達成了各種秘密協議,使得同盟國的精力還放在對付協約國面。

希特勒台後,德國不滿足一戰期間被協約國的法國和俄國前後夾擊的被動局面,于是希特勒導演了西班牙內戰,扶植佛朗哥等反政府武裝奪權,從而造成了西班牙反政府軍奪取政權,在西班牙建立了法西斯專政制度。

佛朗哥台後。一方面將戰前許諾給中華帝國的直布羅陀海軍基地轉交給了中華帝國,強化跟中華帝國的戰略合作。另一方面,西班牙跟德國和意大利達成了區域同盟的協議,西班牙分別跟德國和意大利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和強化雙方政治、經濟和軍事交流的戰略同盟條約。

根據條約規定。德國和意大利繼續向西班牙提供大批的經濟援助和軍事援助,西班牙政府軍在德意的幫助下很快成立了新型的陸海空三軍部隊,武器裝備不是德械就是中械,都是當前世界最先進的。希特勒甚至派遣德軍高級將領和納粹黨高級官員到西班牙給佛朗哥傳授經驗,幫助佛朗哥建立類似納粹黨的專制制度和訓練軍事人員。這樣一來,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結成了同盟,使得法國處于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三國的戰略包圍當中,一旦德國對法國開戰,法國將同時三面受敵。這遠比一戰期間德國兩面受敵的情況要嚴重的多。法國由此進入了最危險的環境當中,這激起了法國下的一致緊張。

法國一方面在德法邊境加快的修建馬奇諾防線的速度。另一方面則積極跟佛朗哥接觸,試圖穩住佛朗哥政府。而對于佛朗哥政府來說,西班牙自19年戰爭之後,一直是一蹶不振的。西班牙在歐洲變成了三流強國,經過內戰的巨大消耗之後,西班牙經濟崩潰,為了鎮壓前共和國和共產國際的紅色人員,致使西班牙一直處于白色恐怖狀態,社會動蕩不安,佛朗哥也不想在這個時候刺激英法。因此也跟英法達成了互不侵犯條約,並且拿德意說事,要求英法向西班牙提供經濟和軍事等方面的資金和技術的援助。而英法明知道佛朗哥兩邊都索取好處,但是還是就範,向西班牙提供大量的資金援助和技術支持。這對西班牙快速恢復國家經濟實力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對于西班牙政府的「牆頭草」的國家政策,英法、德意雙方都心知肚明。但是也沒有辦法,不想失去更多,只好容忍佛朗哥的行為。

在西班牙問題,由于中華帝國只索要了直布羅陀的駐軍權利和對直布羅陀海峽的控制權,英國讓出了直布羅陀有些不甘心,但是以英國海軍如今的力量,其地中海艦隊已經沒有存在的價值,畢竟蘇伊士運河已經被中華帝國奪走。因此,在面對同盟國對西班牙的影響力滲透的情況下,英國兩害權其輕,選擇對中華帝國退讓,主動放棄了對直布羅陀的聲鎖權。這樣一來,中華帝國如願以償的得到了直布羅陀,徹底控制住了地中海的進出口,也就沒有理由再打擊英國了,因此當中華帝國宣布在西班牙問題保持中立後,西班牙問題暫時穩定了下來。

協約國陣營和同盟國陣營暫時在西班牙問題暫時沒有分出勝負,但是在蘇聯問題,協約國陣營很快便敗下陣來。

英法原本在西班牙問題采取綏靖政策,以為就此可以挑唆同盟國跟蘇聯的直接對抗,但是很快他們便發現他們失敗了。

1931年的夏天,當西班牙的戰火還沒有完全熄滅的時候,蘇聯就意識到了他們將失去西班牙,于是很快蘇聯的新領導人斯大林決定馬撤出在西班牙的蘇聯力量,避免被德意進行更大的羞辱,同時也開始跟德意進行談判,尋求避免同盟國跟蘇聯的關系直接惡化的情況出現。

當然,在此之前,當德國和奧地利合並之時,蘇聯就已經意識到了威脅,因此蘇聯立即跟協約國陣營的英國和法國進行的秘密會晤。蘇聯請求跟英法結盟。以便像以前那樣東西兩面夾擊德國,阻止德國的擴張步伐。然而,英法兩國沒有做好跟德國再次開戰的心理準備,對于意識形態不同的蘇聯,英法兩國不放心,因此拒絕了蘇聯請求結盟的要求。直到西班牙內戰爆發後,英法面對德意直接入侵西班牙蘇聯獨立跟德意對抗的局面時,依然沒有跟蘇聯達成同盟,這讓蘇聯非常的失望。

于是,蘇聯決定跟德國合作。甚至準備跟德國結盟。

此時,希特勒所謂的納粹黨對外正式名稱為國家社會主義黨,希特勒認為德國的主要敵人還是英法,因此為了避免跟蘇聯交惡。防止蘇聯跟英法結成同盟造成德國兩線作戰的局面出現,所以希特勒決定跟蘇聯握手言和。

希特勒的口才無比的強大,他竟然公開宣稱德意志第三帝國實際也是社會主義國家,德國國家社會主義政黨和蘇聯蘇維埃社會主義政黨是有共同語言的,以此向蘇聯討好。而蘇聯總記斯大林也有了台階可下,竟然認同了希特勒的觀點,承認蘇德兩國都是社會主義國家,應該精誠合作互惠互利。

于是乎,兩個厚臉皮的領袖先後在柏林和莫斯科展開了雙邊對話。此時,德國的核心利益是對奧匈帝國剩下的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合並計劃。以及對波蘭領土的饞涎欲滴。而蘇聯的核心利益是將中亞的阿什、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國家納入蘇聯集體組織,恢復對外高加索里海、黑海地區的控制權,以及吞並波羅的海沿岸的立陶宛等國家,同時蘇俄對波蘭仇恨很大,希望奪回被波蘭佔領的西白俄羅斯的領土。

蘇德兩國于是有了共同的國家利益結合點,那就是都對波蘭抱有仇恨和領土窺視。于是希特勒和斯特林相互決定,在波蘭問題,蘇聯想滅掉波蘭,德國向吞並波蘭領土,雙方一拍即合。定下了共同瓜分波蘭的諒解備忘錄。

希特勒骨子里是堅決反共的,但是凡事都有輕重緩急,擺在希特勒面前的最大敵人是英法協約國,因此為了穩住蘇聯,希特勒決定跟蘇聯假意苟合。同樣。斯大林本身就是個超級政客,他太了解希特勒的本性了。知道希特勒不會給蘇聯真心合作的。但是擺在他面前的難題是,英法協約國不會跟蘇聯合作,東方的超級大國中華帝國更是自掃門前雪,在歐洲從來不選擇陣營加入。同時,中華帝國一直對蘇聯實行嚴格的高新技術出口管制,而蘇聯人心底根本沒有忘記被中華帝國奪走的西伯利亞的廣袤的領土,以及中華帝國控制了里海巴庫石油區,斷了蘇聯的石油利益。在黑海控制土耳其和亞美尼亞對抗蘇聯,在中亞阻止阿什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阿富汗加入蘇聯,這一系列舉動都表明中華帝國根本就像防賊一樣提防著蘇聯,中蘇不可能出現同盟關系,那麼擺在蘇聯西部的中華帝國就是一個巨大的定時炸彈。因此,斯大林認為蘇聯也不可以兩線作戰,跟德國的矛盾遠遠低于跟中華帝國的矛盾,所以聯合或者穩住德國才符合蘇聯的國家安全政策。

蘇德兩國都從自身利益考量,于是決定除了在波蘭問題進行合作之外,相互支持和承認對方的其他國家利益。蘇聯支持和承認德國跟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國家的合並,支持德國海軍在北海、大西洋和地中海的核心利益。而德國則支持蘇聯恢復沙俄時代的領土,支持蘇聯加入國聯。雙方除了政治宣言外,還簽署了大量的經濟合作和軍事互動文件,德國向蘇聯擴大出口規模,放寬對蘇聯的高技術出口限制,而蘇聯則擴大從德國的進口,向德國提供各種工業生產的原材料,並且開放一些波羅的海的港口,允許德國海軍住泊避風。

經濟面,蘇聯有錢有資源,德國有技術有人才,兩國是互惠互利的。而軍事面,蘇聯肯開放波羅的海的港口給德國海軍,則無形中讓德國海軍有了戰略大後方,對協約國海軍造成巨大威脅,德國在這方面是佔了便宜的。不過,從總體而言,蘇聯弱,德國強。他們之間的合作。最終最大的獲益者自然是蘇聯無疑。

然而,德國只顧著討好蘇聯,卻是忽略了中華帝國的感受。

當中華帝國方面得知德國和蘇聯簽署了一系列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面的合作條約後,頓時大為不滿。尤其希特勒政府支持蘇聯恢復原有沙俄時代的國土問題,中華帝國向德國提出了嚴正抗議。而德國向蘇聯秘密提供了大批的高新技術,相當一部分都是中華帝國技術管制委員會所禁止向蘇聯出口的,對此中華帝國向德國提出了強烈的不滿,並要求德國終止跟蘇聯的這些技術合作項目。

然而,德國是貿易型國家,蘇聯又掏出了大把的鈔票。德國的商人們不舍得放棄這筆巨額交易,因此他們鼓動希特勒政府拒絕了中華帝國的要求,繼續跟蘇聯合作。

這頓時觸動了中華帝國的逆鱗,很快中華帝國出台了對德國的經濟制裁。結果卻意外引發了一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

光華三十二年九月初三西歷公元1932年10月1日,中華帝國因為不滿德國跟蘇聯的暗箱交易,德國違反中華帝國技術出口管制委員會對蘇聯的技術封鎖條例,向蘇聯出口了蒸汽輪機、航空發動機、坦克裝甲、光學觀測、石油化工、生物醫藥等幾十項高新技術,這些技術都將極大的提高蘇聯的國防工業能力和軍隊武器裝備水平,對中華帝國的國防安全構成威脅。中華帝國技術出口管制委員會就此向國會提交了對德國實行經濟制裁的計劃,並一次性得到國會參議院、眾議院都90%的議員的同意,于光華三十二年九月初六正式執行對德經濟制裁。

此前中華帝國多次向世界其他違反中華帝國意志的國家實施經濟制裁,但是一直都沒有正式執行,因為這些國家看到中華帝國「發火」了之後。迅速停止了行動,于是中華帝國也就很快解除了制裁命令。不過,這次德國被蘇聯人的鈔票迷暈了眼楮,希特勒政府一直以來都認為中華帝國都在幫助他,不會動真格的,結果造成了他的政治誤判,導致德國成為世界歷史第一個被中華帝國經濟制裁的國家而載入史冊。

中華帝國政府和民間握有德國高達3620億馬克的國債,當中華帝國官方宣布對德國實施經濟制裁時,所有人都知道德國股市肯定要受到大規模的影響,中華帝國民間資本家握有的20億德國馬克的德國國債迅速被拋出。德國貨幣市場的股價頓時開始下跌。不過,此前國際社會都認為德國會選擇屈服于中華帝國的意志,因此大部分國際金融大鱷們都沒有拋出握有的德國國債。但是希特勒政府這時依然沒有意識到危險性,希特勒認為應該迅速完成跟蘇聯的交易,先把錢拿回來。造成既成事實後,很快中華帝國也就默認了。然而。他沒有意識到中華帝國對蘇聯崛起的恐懼心理,中華帝國皇帝王辰浩一直對帝國政府灌輸扼殺蘇聯崛起的思想,因此在蘇聯問題,中華帝國是態度堅決的。

十月初九,當對德國的經濟制裁執行了一個月時,德國還未有悔改之心,仍然跟蘇聯進行大量的交易活動,雖然很多交易都在德國政府的掩護下在暗中進行,但是中華帝國的中央情報局何等強大,很快就掌握了交易內容。

從十月十一日開始,中華帝國央行帝國銀行將握有的200億德國馬克迅速拋售,原本德國已經穩定了的馬克貨幣市場,頃刻間崩潰。馬克當日瘋狂貶值,從之前的德國官方規定的10馬克兌1龍幣,迅速貶值到205馬克兌1龍幣,貶值了二十倍有余,德國馬克遭到立體做空,德國貨幣體系遭到重創。

德國政府終于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希特勒當即派出特使前往中華帝國,請求中華帝國原諒,並表示立即終止一切被中華帝國技術出口管制委員會限制跟蘇聯的相關交易。

但是中華帝國國會認為應該是時候敲打一下希特勒了,否則他不知道「馬王爺三只眼」。于是,中華帝國表示會看德國的行動,但並未終止拋售德國馬克的行動。德國馬克依舊在快速下跌當中。

這當然也是希特勒的緩兵之計。跟蘇聯的交易是有條約規定的,而且德國商人和蘇聯商人的交易更是有巨額的違約金在內。德國商會給希特勒的報告中提及,如果全面終止跟蘇聯的交易,德國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6120億馬克,而且光支付違約金就達1030億馬克,如果不支付這筆違約金,那麼很顯然就會跟蘇聯立即交惡,後果不堪設想。

于是,希特勒決定迅速將德國投資到海外的資金抽回,來阻止馬克下跌局面。同時。希特勒認為中華帝國很快就會終止拋售德國國債的行動,並且會抄底回購馬克,因此馬克很快會恢復原來的平衡,只需要應付了眼前狂跌局面即可。

然而。希特勒並不善于金融領域。此時,國際金融大鱷們見中華帝國動真格的了,幾千億德國馬克遭到拋售,德國貨幣體系崩潰是必然的,因此各國的金融商們紛紛插手德國馬克市場,一場史前最大規模的做空德國馬克的颶風來襲。

國際熱錢瘋狂涌入,大肆購買馬克,德國政府也大規模啟用外匯儲備來回收馬克,很快將馬克穩定在了50馬克兌1龍幣的基礎。希特勒政府也松口氣,以為就此穩定住了馬克市場。

然而。回收馬克的行為並非是中華帝國政府所為,而是國際金融大鱷們的手筆。這些人是不會管德國政府的擔心和德國人民的死活的,他們抄底重新炒作起來了馬克市場,將世界各國的巨額外匯帶入德國貨幣市場,很快他們再次做空德國馬克,帶領世界各國的熱錢瘋狂撤出。

隨著國際熱錢的瘋狂流出,德國馬克再次崩盤,這次德國政府已經沒錢拿出來救市了。很快,遭到立體做空的德國貨幣市場徹底崩潰,馬克瘋狂貶值了500多倍。無數德國商人一夜間賠了個精光。

作為世界第五大金融中心的柏林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雪崩似地跌落,人們歇斯底里地甩賣股票,整個交易所大廳里回蕩著絕望的叫喊聲。一天之內9600多億馬克的股票被拋售,40種主要股票的平均價格下跌了近70%。一夜之間,德國的希特勒「繁榮」景象化為烏有。全面的金融危機接踵而至。

從1932年10月5日開始,到1933年1月的短短三個月間。德國3000多家銀行倒閉,20000多家企業破產,市場蕭條,生產銳減70%。失業人數激增至1300萬人,人民生活水平驟降。連農產品的價格也暴跌,很多農民收不回成本,瀕臨破產。一場空前規模的經濟危機終于爆發,德國歷史的「大蕭條」時期到來,作為歐洲第一經濟體的德國頃刻間崩潰。

但這還遠遠沒有結束的意思,德國作為歐洲第一大經濟體,德國經濟的崩潰,經濟危機自然要波及歐洲其他國家。歐洲各國紛紛拋售德國國債,同樣德國也開始拋售持有的世界各國的國債,試圖來擺月兌國內財政危機。當柏林股市暴跌的時候,歐洲各國的股市也不可避免的開始下跌,倫敦股市的跌幅一度被英國銀行商人回注入10億英鎊,進而穩定了一個月。但是德國作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又是最大的貿易型國家,德國經濟的崩潰影響之大,遠超英國政府的想象,加之英國貨幣系統的穩定一直都是中華帝國的龍幣支撐著,這是一個不定時的炸彈。

光華三十三年二月,中華帝國國會認為德國經濟崩潰,短時間內無法挽回,必將影響整個歐洲的經濟危機,因此國會要求帝國銀行減持歐洲各國的國債,避免風險。

二月七日,中華帝國央行開始減持歐洲各國的國債,帝國皇家榮譽評級公司陸續下調了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土耳其、希臘等歐洲國家的主權債務評級,德國被降級到BB,英國被降級至,法國被降至,其他國家的國家信用也都被大幅度降級。此舉頓時加劇了歐洲各國金融商們緊張,他們紛紛拋售本國和外國國債,全面購買中華帝國的龍幣,因為這個時候只有龍幣才是最堅挺的,只有持有龍幣才不會貶值,財富才不會流失。

一戰後,歐洲大部分國家都處于經濟崩潰,貨幣巨額貶值的狀態,是中華帝國的經濟援助計劃拯救了歐洲各國,但也因此中華帝國持有歐洲各國巨額的外匯儲備。而中華帝國做為全球最大的黃金持有國,用黃金吸干歐洲各國的外匯儲備就是最重要的經濟掠奪手段。因此,隨著各國的主要銀行家、金融商們陸續開始拋售本國貨幣,增持龍幣,對中華帝國而言,這是絕佳的進一步對歐洲進行經濟掠奪的時機。

對此,中華帝國財政大臣宋漢章在向帝國皇帝的匯報工作中表示︰「歐洲羊圈里的綿羊們經過十幾年的精心喂養,已經變得肥肥的了,是時候痛宰一番了。」

于是,中華帝國大規模拋售歐洲各國國債,頓時加劇了歐洲各國金融體系的崩潰。

1933年4月,法國金融市場最先崩潰,接著英國政府為了保住英鎊不貶值的行動失敗,英鎊大幅度貶值,英國為了重建金本位制而做出的努力宣告失敗,倫敦金融市場崩潰,英國爆發經濟危機。隨後幾個月內,經濟危機波及到了整個歐洲,接著跟歐洲有著各種貿易聯系的世界其他國家也陸續遭到經濟危機的波及,損失慘重。而中華帝國的貿易也遭受嚴重打擊,不過中華帝國從歐洲掠奪回來的巨額財富高達1200億龍幣,帝國財政部立即通過擴大內需方式將外貿出口的損失降至最低限度,從而避免了被這場全球性的經濟危機波及。

到1933年底,除中華帝國外,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下降60%,各國工業產量倒退到19世紀末的水平,資本主義世界貿易總額減少34,德、法、英、意共有49萬家企業破產。資本主義世界失業工人達到4000多萬,德國失業人口1700多萬,幾百萬小農破產,無業人口顛沛流離。

經濟危機給資本主義制度固有的矛盾引起了資本主義各國的政局動蕩,示威游行、罷工等抗議活動接連不斷。德國還發生失業工人罷工游行、退伍軍人的示威游行;法國工人罷工頻繁,社會動蕩;意大利接連發生大規模工人罷工,法西斯分子利用人民對現狀的不滿,趁機造勢,政治影響猛增。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